北京市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剖析


Time:

2025-01-13

一、发展现状

(一)行业基本情况

从总体规模和经济贡献度看,金融业已成为首都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截至2024年11月,北京市金融存量企业30512家,同比增加8.49%。全市金融资产总量近230万亿元,占到全国约一半。金融业法人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直接融资规模、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金融业在GDP和财政收入方面的贡献比率均达到20%左右,2024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实现了6719.8亿元,增速6.6%,对全市经济增长拉动1.3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企业类型看,上市企业占比0.16%,专精特新企业占比0.17%。从资本分布看,注册资金在100万以下的企业最多,占比为40.49%;其次是注册资金在100万-500万的企业,占比为21.9%。

图1 北京市金融业企业分布图(截至2024年11月)

(数据来源:上奇数据库,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细分行业发展情况看,银行业稳健运行、证券业稳步发展、保险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行业由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其他金融业4个细分领域构成。货币金融服务方面,2023年末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4.8万亿元,同比增长9.2%。法人机构、营业网点个数分别为122个、4410个;从业人数13万人,同比增长2.2%。资本市场方面,北京是中国最大的债券发行定价中心,拥有继上海、深圳之后的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2023年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数量及资产规模均有所增长(表1)。保险市场方面,北京地区保险密度、保险深度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机构数量保持平稳,2023年末,辖内法人保险公司24家,比上年末增加2家。资产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末,辖内保险业资产总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保费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全市保险机构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205亿元,同比增长16.2%。赔付支出显著增长。各类赔款给付878亿元,同比增长13.1%。

图2 金融业细分领域示意图

(数据来源:上奇数据库,产业研究院整理)

表1 北京市证券业机构数据(截至2023年末)

(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从涉外服务能力看,金融业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提升。一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区有积极进展。集聚“一带一路”金融发展战略资源,吸引并服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非基金等一系列由我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组织和投资基金在北京落地,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大本营。初步搭建起服务“一带一路”政金企交流平台,推动在京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国际竞争,通过海外发债、境外上市等多种途径服务“走出去”企业融资。二是支撑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成效显著。紧抓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机遇,制定北京服务金融扩大开放工作方案,梳理形成3类18条举措28个具体项目,先后支持瑞银证券成为国内首家持股比例达到51%的外资证券公司;支持华泰保险集团成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保险集团;服务VISA、Master申请银行卡清算许可;服务诚通基金、瑞银证券、凯雷投资、施罗德投资等4家机构申请QDLP试点资格;研究制定“金开十条”,探索金融监管“沙盒机制”,服务国家金融扩大开放。三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构建,以北交所为发起方之一的“京津冀产权市场发展联盟”平稳运行,北京各大主要金融机构服务京津冀组织创新、产品创新不断深化,支持非首都功能有效疏解力度不断增强,建立京津冀区域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

(二)空间分布情况

北京市金融企业数量朝阳区、房山区和海淀区位列前三,分别有4766、2797和2743家。其中,西城区上市公司最多有16家,占比32%;海淀区专精特新企业最多,分别有20家、47家,占比39%、34%。

全市金融业企业空间分布见图3。

图3 北京市金融机构空间分布图

(数据来源:上奇数据库,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与外省市对比情况

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在金融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广州、重庆等区域中心城市正在努力追赶,通过环境吸引投资。2023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达到8663.1亿元,上海为8646.9亿元,深圳为8360亿元,广州以2736.7亿元位列第四。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在金融政策和监管方面占据优势。拥有众多大型国有银行和金融机构,如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都设在北京。上海则是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城市,拥有更大的贷款规模和更活跃的资本市场,在盈余和税收方面表现突出。上交所更是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2022年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因有更快增速而拉开了北京市不少的差距,但2023年因股票基金市场低迷而仅有0.2%增幅,被有5.7%增长率的北京市反超。深圳虽然与京沪相比还有差距,但凭借其创新能力和市场活力,正在迅速缩小这一差距,不仅拥有深交所,还吸引了大量具有融资需求的科技企业和创业公司。例如,许多初创公司通过风险投资获得资金,从而推动了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华南区域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良好的商业环境。重庆则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推动当地金融市场的发展。

表2 2023年金融业增加值十强城市(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图4 全国规模以上金融机构空间分布图

(数据来源:上奇数据库,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存在问题

(一)服务产业发展方面

1.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力度有待加大。

一是直接融资方面,股权融资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作用相对有限。本市市场化基金规模“小、散、弱”,私募基金管理人平均管理基金规模(7.57亿元)不到美国的1%;支持对象技术型企业较少,更倾向于投资变现快的应用层项目,投向硬科技的金额仅占全部的1/4;“投赛道多、投选手少”现象明显,专业投资人缺乏。二是间接融资方面,符合科技型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供给不足。目前科技信贷支持阶段偏后,获贷企业平均成立年限在3年以上,且办理时间较长、放贷期限较短、贷款利率相对较高。同时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缺少差异化、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三是金融机构和科技创新主体的供需对接平台尚不完善。科创小微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发布和获取渠道,金融机构难以获取企业信息或成本过高;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缺少信用记录,科创小微企业征信体系不健全,小贷公司、融资租赁等金融信用信息未全部纳入征信系统;已汇聚和共享的政务信息齐备度尚不能充分支撑金融机构开展企业全景式画像的需求,特别是纳税等数据仍需进一步整合。

2.资本市场尚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多元化上市需求。

不同层次资本市场之间尚未形成有效串联,衔接存在“堵点”,上市标准和上市方式尚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多元化上市需求;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的深入改革和差异化定位有待加快落实,与主板市场尚未形成高效的串联;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与新三板、科创板衔接有待加强;新三板在市场分层、投资准入、融资交易等服务科技型企业融资制度安排方面仍需进一步创新突破。

(二)服务企业“走出去”方面

企业“走出去”后,相比单一国内经营面临更复杂的资金使用场景,对企业而言,关键是保证各种场景下资金能够顺利出入境、筹措资金及时到位。从企业投资经营的逻辑出发,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主要有投资建厂、贸易结算、员工管理、资金管理等四大场景,涉及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然而,本市金融机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不足,目前关于跨境业务提供的产品主要是结售汇、境外流动资金贷款、境外项目贷款等较为初级、基础的产品,而更具专业性、辨识度和附加值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支持跨境业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有限,例如针对中小企业“走出去”的融资工具较少,难以充分匹配客户需求。同时,国际化服务资源不足,本市专业人才短缺,熟悉国际法律、税务、财务以及文化的跨境金融服务人才稀缺。且没有整合性的“走出去”服务平台,企业难以快速获取综合信息和解决方案。

图6 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金融服务需求

(数据来源:现代金融导刊)

(三)营商环境方面

1.产业结构偏传统,新旧动能转换亟待提速。

北京市金融业业务结构偏传统,规上企业多以保险公司为主,融资租赁、汽车金融、科技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总体规模较小、占比较低,对经济的影响和带动作用较小。随着保险业、信托业等传统金融行业强监管的持续推进,银行业等传统业务利润空间的不断收窄,金融业传统增长动力不断减弱,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兴动能优势尚未完全形成,产业换挡升级步伐亟须加快。

2.金融协同监管机制不健全,存在监管盲区。

一是金融监管和政策协同方面存在“断点”,金融监管部门缺乏协同。例如,在当前分业监管、垂直管理体制下,银行、证券、保险、交易结算、金融控股、非银金融机构等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不同市场相对割裂,难以形成高效衔接、接力式的金融服务,也不符合当前金融产品与服务范围持续融合创新、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边界不断变化的发展趋势。此外,金融监管部门与科技管理部门(市科委)、行业主管部门(市经信局)等之间沟通协调不紧密,很难形成共抓共促的工作格局。二是众多基金、证券、信托等类金融机构在异地注册,在北京经营办公,形成金融监管盲区,增加了北京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压力,不利于风险管控。

三、政策建议

(一)聚焦实体金融服务,赋能经济高质发展

一是聚焦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紧扣高精尖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加大对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积极拓展财富管理、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服务功能。二是助推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针对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需求,综合运用银团贷款、发行债券等多元化金融工具,加大对区域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公路路网、交通枢纽、新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区域互联互通。三是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包含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以及碳金融等在内的全方位绿色金融体系,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国际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四是创新驱动产业优化与功能疏解,通过创新金融机制,推动区域过剩产能、落后产能出清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非首都功能企业、市场依照规划有序疏解至河北、天津等地,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二)健全资本市场层级,优化企业上市服务

一是推动新三板向北京证券交易所转型升级,促进其与创业板、科创板形成差异化、互补化发展态势,优化首都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二是完善市场对接机制,深入推进四板市场改革,促使北京区域股权市场与新三板在准入门槛、监管标准上实现深度对接,搭建信息共享桥梁与高效转板机制,打通创新企业从初创到成熟全生命周期的资本市场服务通道。三是优化企业上市服务生态,系统研究资本市场分层标准,丰富上市方式多元化选择,强化场外市场与场内市场的有机联动。全力支持各类科技企业踏入资本市场,积极推动“钻石工程”落地实施,吸引中概股回归,切实落实上市公司奖励政策,助力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优化金融生态布局,强化科技金融支撑

一是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围绕科技创新企业需求,打造“平台+机制”“人才+资金”等多维度融合的科技金融“北京样板”,促进其可复制、可推广。二是促进金融科技服务机构升级,推动其朝着系统化、常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实现空间集聚。三是加大对关键领域的金融扶持,全力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核心技术攻关以及“卡脖子”领域,助力科技强国战略与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

(四)深化金融监管效能,维护市场稳健秩序

一是构建稳健且审慎的金融监管架构,全方位革新监管技术、优化监管方法及流程,借助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模型等前沿科技手段,搭建智能化金融监管与风险监测系统,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实时跟踪与精准研判,确保风险能够被尽早识别、预警、发现并处置。二是探索更加灵活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机制,在可控风险下推动金融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监管与创新生态。三是大力强化行业自律管理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树立合规经营意识,完善内部风险管控机制。四是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强化监管问责,加强央地监管协同,完善监管协调、风险处置和信息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