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系列 | 基础研究特区:支持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Time:
2025-01-13
基础研究特区是上海设立的一种特殊科研组织形式,旨在通过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基础研究特区选择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重点领域和团队给予支持,以促进原创性研究成果的产出。
一、基础研究特区的设立背景
基础研究是突破核心技术问题的根源所在,上海加速推进基础研究实力提升。为健全完善上海基础研究布局体系,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学家和团队潜心开展基础研究的环境,上海于2021年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基础研究特区”制度,创新试点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更好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加大力度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基础研究特区突出一个“特”字,探索更加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管理制度。一方面通过将竞争择优的支持方式转向长期、稳定和集中支持,另一方面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允许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并在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上给予最大改革探索空间。“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重点聚焦交叉前沿领域,造就一支敢闯“无人区”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率先在优势领域形成基础研究的“上海模式”。
二、基础研究特区的实施方式
(一)赋予科研充分的自主权
特区内的科研机构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活动、自主使用经费。“基础研究特区”实行试点单位“区长”负责制,拥有充分科研组织自主权,同时减少申报过程中的各种限制,如不按院系或学科设置限额申报比例限制,简化项目申报书、计划书等标的文件,简化预算编制,赋予项目负责人充分的科研路线自主权等。在“基础研究特区”,项目申报材料只有薄薄两页纸,立项时间缩短至两三个月。特区尊重基础研究创新规律,针对国家重大需求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布局,自由探索不限技术路线,不设硬性考核指标,允许试点单位前瞻判断未来3-5年的重点研究方向,遴选“从0到1”的原创项目。
(二)长期稳定给予经费支撑
特区计划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对试点机构进行持续定额支持。针对“基础研究特区”首批试点单位,市政府每年向每个“特区”投入2000万元,持续五年,总计3亿元;试点单位以不少于1∶1的经费比例共同投入,单个项目经费在100-1000万元不等。科研经费除了能用来买仪器设备,还能用来给课题组人员发放绩效奖金。截至2023年,首批“基础研究特区”基本完成布局,共投资科学家88人,政府已投入资金1.2亿元。
(三)探索科研创新管理机制
特区内的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探索,各试点机构可围绕选题立项、经费使用、评价体系等进行创新。上海在“基础研究特区”内,主动变革不利于基础研究创新的传统管理办法,对科研管理单位松绑、放权,为科研人员减负、赋能,引导和激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投入到基础研究上去。通过“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试点实施,探索建立有利于加强基础研究和提升“0到1”创新能力的管理经验和范式,其中包括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人才的遴选方法、“0到1”项目立项判断的准则、支持长期基础研究的经费使用细则和配套的项目管理办法、符合基础研究科学规律的评价体系与标准、引导年轻人勇闯“无人区”的倾向性支持政策,以及提倡、鼓励、激励引领式原始创新的创新氛围。
三、基础研究特区的试点单位
2021年以来,上海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并开展了两批试点,首批试点单位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第二批试点单位是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一共6家机构。
表1 基础研究特区试点单位
复旦大学根据学校的学科特色,着重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原创研究,37个项目立足学校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等基础优势学科,重点聚焦物质材料、信息智能、生命科学、环境气候等研究领域。在学科交叉融合趋势不断发展、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复旦大学在“特区计划”交叉类项目中新增了“双负责人制”,鼓励不同学科方向的青年科研人员跨领域合作,单个项目的资助经费也相应提高到了300万元。在项目申报、过程管理及结题考核等环节,不简单以科研成败为导向,赋予项目负责人充分的科研路线自主权。
上海交通大学以《科学》杂志(《Science》)发布的“125个科学问题”为榜,加大力度促进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20个项目重点聚焦海洋、能源、健康、信息和前沿交叉领域。上海交大为“特区计划”设计了多种选拔机制,包括揭榜挂帅、院士推荐、学院推荐以及项目专员推荐。在经费使用方面,学校采用了充分放权的“包干制”。此外,上海交大还发布了2030计划,关注重大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研究项目分三类开展支持。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聚焦上海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依托自身大科学装置优势,布局实施了一批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项目,25个项目重点聚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环境气候、物质材料等领域。在深入研究所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80余人的基础研究人才库,根据“特区计划”的目标要求,按照“把得住方向、做得了科研、带得了队伍”的标准,遴选出25名科学家进入“特区计划”。
同济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工程中的基础科学理论和科学问题,以“智能+”领域前沿基础研究突破为主攻方向,第一批7个项目重点聚焦“智能+生命”“智能+数学”“智能+海洋”“智能+化学”等。聚焦“智能+”和基础学科、特色学科相融合,重点支持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潜心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学校为项目团队重点强化多方面创新性服务保障,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激励项目团队潜心基础研究,锻造解决“真问题”“大问题”的能力。同时,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在项目执行期间,根据入选人员类型,取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华东师范大学面向40周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结合“精密光谱”“河口海岸”等校内重点方向,布局了第一批5个项目。学校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超级二级实体设置和“双一流”学科的组织保障,通过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和配套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各位研究人员的原创性研究。同时,依托全国领域内专家,结合校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向开展多轮遴选,并对非共识项目单独加以考虑,采取“阶梯式”弹性资助支持。
华东理工大学以支撑实现“双碳”目标和产业发展为导向,举全校之力支持第一批9项面向“碳中和”的化学、材料、计算机、数学、物理等学科方向的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学校为特区探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文件,持续深化人才制度和成果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特区人才以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为代表的长周期、多元化评价体系,在科研经费、科研立项、科研方向、科研团队管理等方面充分放权,用好、用活各类人才。
相关新闻
2021-09-15
专项债券系列 | 2025年专项债券系统填报及编制发行材料注意事项
2021-09-15
2021-09-15
2021-09-15
产业园区高质量运营系列研究 | 高质量孵化器:聚焦硬科技,加速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2021-09-15
科技创新系列 | 基础研究特区:支持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2021-09-15